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兰州信息科技学院以“AI+教育”为突破口,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在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推动课堂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转型。

01
过去,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互动性不足,学习效果难以量化。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转变。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引入超星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了一个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智慧教学环境。该平台整合了在线课程资源、智能学习分析、互动教学工具等功能,使教师能够更高效地备课、授课,学生也能获得更灵活、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我们引入超星平台,不是要用技术取代教师,而是要通过技术赋能教师,让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设计和与学生深度互动。”教务处负责人说道。
今年7月,学校召开“智慧教学平台”专题培训。培训专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如何赋能教育教学,从智能教学资源推荐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为在场教师呈现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多元应用,使教师们对AI赋能教学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学院投入专项资金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确保超星平台流畅运行的同时,组织了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从最初的操作技巧培训,到中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再到现在的智慧教学创新工作坊,教师的数字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培训现场
02
在智慧课堂的助力下,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教师们经历了教学角色的深刻转变。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娟娟说道:“以前备课主要考虑如何把知识点讲清楚,现在则更多的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容易掌握,如何利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张老师利用超星平台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平台观看微视频完成基础知识学习;课中,张老师不再满堂灌,而是通过平台发起小组讨论、实时测试和案例分析;课后,学生通过平台完成作业和拓展阅读。平台自动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依据后台数据分析,老师能快速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文科教学同样受益匪浅。大学英语教研室的胡老师利用超星平台的互动功能,设计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平台提交语音作业,系统自动评测发音准确度,教师则专注于指导表达流畅度和交际策略。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03
对学生而言,智慧课堂带来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学习理念的重塑。
“以前上课主要是记笔记,考前突击复习。现在通过超星平台,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遇到难点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还可以在讨论区与老师和同学交流。”202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张皓杰同学分享了他的学习体验。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中,学生们通过超星平台参与项目式学习。教师发布设计任务后,学生分组在平台上协作完成方案设计、仿真测试和报告撰写。平台记录每个成员的贡献度,促进团队合作的同时也避免“搭便车”现象。

学生能在后台查阅整个课程重难点,及时掌握课程知识点
更为重要的是,超星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学生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和班级排名,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这种“数据驱动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04
超星智慧平台的引入也深刻改变了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教学管理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依靠期末学生评教和领导听课,存在主观性强、反馈滞后等局限性。
现在,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超星平台的数据看板,实时了解全校教学运行情况。平台自动生成课程活跃度、师生互动频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维度数据,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客观依据。

后台能精准分析课堂完成情况
“数据帮助我们识别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比如,我们发现那些互动设计丰富、资源更新及时的课程,学生参与度和成绩明显更高。这些洞察反过来指导我们优化教师培训和支持策略。”教学质量保障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学校还基于平台数据创新了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同时,数据也为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学奖励提供了参考依据,激发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05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智慧教学探索,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学校还计划在以下方向进一步深化AI与教育的融合:
元宇宙课堂:利用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如虚拟实验室、历史场景还原等,让学习更加生动。
情感计算辅助教学:通过AI分析学生的课堂表情、语音语调,判断学习情绪,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式。
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通过超星智慧教学平台和AI技术的应用,正在重新定义大学课堂——它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不再是固定的时空限制,而是无边界的智慧生态。这场由技术驱动的教育变革,正在让学习变得更高效、更公平、更有趣。
未来已来,智慧教育的新篇章正由兰州信息科技学院书写!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省民办教育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2856501340@qq.com
甘肃省民办教育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